主页 > 口吃结巴 > >
口吃现象与言语习惯
  口吃现象与言语习惯,言语习惯和口吃现象不是同一概念。言语习惯是行为方式,而口吃现象仅仅是行为方式的一种结果,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口吃是以言语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现象,又与言语习惯极为相似,难怪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把它视为习惯,这也是口吃病久治不愈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咨询中我们听到不少吃友反映到:“如果口吃不是语言习惯,为何我在不紧张的时候也会口吃?”既然心理平静时也会发生口吃,因此,患者认为,口吃不全是心理的问题,而是语言上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看法是比较客观的。
 
  很多患者,特别是轻微和隐型患者,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说话都没有问题,只是在关键场合出现口吃,因此他们认为口吃是心理原因造成的。这种看法也符合实际。观点的不同,是由于看问题的视角不同。
 
  站在中度、重度患者的立场来看,由于其在大部分场合(不管心理紧张与否)说话比较困难,口吃比较多,因此,他们就自然认为自己的说话方式存在问题。我们知道,口吃病的症状既有常态口吃,也有病态口吃,也就是说,口吃患者发生的口吃不仅有病态口吃,也有常态口吃。
 
  即使在心理平稳时,口吃患者也会发生常态口吃和病态口吃。如何判别口吃患者的口吃是常态还是病态?
 
  通常,轻微、隐型患者在心理平稳的状态下发生的拖音、连发、中阻等口吃现象属于反射性口吃;而中度、重度患者在心理平稳的状态下发生的口吃属于常态习惯性口吃。我们把反射性口吃、常态习惯性口吃统称为“口吃习惯”。
 
  “口吃习惯”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而来,是在长期的思想斗争和心理纠缠中形成的。如果“口吃习惯”属于常态习惯性口吃,那么这种口吃仅仅是“急、快、猛、重”言语习惯的结果,也就是说,常态习惯性口吃只是语言问题。
 
  如果这个“口吃习惯”属于反射性口吃,那么由反射性口吃的定义可知,它是病态心理的外在反应,即,有什么样的病态心理就有什么样的口吃症状。可见,病态性口吃不是语言的问题。因此,我们得出下面的结论:口吃既有语言的问题,也有心理问题。这一结论为口吃病的矫治指明了方向。
 
  西安正语口吃发音矫正中心正源口吃矫正通过语言训练配合心理疏导模式内外标本矫正口吃(结巴)。
 
  “语言训练模式”
 
  口吃(结巴)的外在发生机理:由于口吃朋友在和别人讲话的时候气息和发音配合紊乱,导致气不足则音不发,就会产生难发音,连发,中阻等口吃症状表现。
 
  口吃(结巴)的外在矫正原理:通过本中心正源口吃矫正法语言训练系列方法,矫正口吃朋友讲话时候紧张急躁,气音配合紊乱,憋气等引起的难发音,连发,中阻等口吃外在表现症状,使大家养成科学良好的发音习惯,培养气息和发音配合协调的讲话方式,从而解决外在难 发音等口吃问题。
 
  “心理疏导模式”
 
  口吃(结巴)的内在发生机理:由于口吃朋友讲话之前有在意口吃,暗示口吃,强迫自己不口吃,恐惧口吃,害怕出现口吃别人嘲笑等口吃心理,从而形成严重的口吃恐惧强迫症,以至于讲话之前所 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与口吃的心理矛盾斗争方面,越斗争口吃表现越严重,慢慢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口吃(结巴)的内在矫正原理:通过本中心正源口吃矫正法心理疏导系列方法,矫正口吃朋友讲话时候在意口吃,暗示口吃,强迫自己不口吃,恐惧口吃,害怕出现口吃别人嘲笑自己的心理等口吃恐惧强迫症,从而解决您的病态口吃心理。
中心专家详细...
  • 李老师 中心顾问

    ★中心首席顾问★
    ★38年语言矫正经验积累★

  • 宋老师 中心主任

    ★中心主任老师★
    ★15年语言矫正经验积累★

中心环境荣誉
快速矫正通道
地址:西安余家寨地铁C口万达广场
咨询电话:17791205746(同微信)
ICP备案号:陕ICP备19000560号-1
矫正时间:9:00-18:00节假日不休

陕公网安备61011202000691号